5月16日,休闲中式餐饮龙头绿茶集团正式登陆港交所,截至上午收盘报6.79港元,总市值达到45亿港元。
从长期视角来看,新股的投资逻辑还是需要回归基本面,绿茶集团具备清晰的价值逻辑与多重吸引力,后续表现仍值期待。
1、消费板块机遇显现,支持价值释放
纵观来看,提振消费跃居今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在加征关税背景下,政策支持和内需转向的确定性也越来越强,有望使典型的内需消费行业充分受益。
同时,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在港股市场的“话语权”逐步提升,并积极增配港股消费板块,有望整体推动其流动性改善和估值中枢上移。
这些均推动市场对港股消费板块的预期不断升温,为重磅消费新股的价值释放提供难得机遇。
餐饮行业的顺周期属性也较强,有望率先受益于消费复苏,进而为绿茶集团等餐饮龙头带来多重积极影响,包括业绩增长、估值提升等,有助于其内在价值得到更好地体现。
2、在餐饮行业调整中持续增长,验证商业模式
近年来,绿茶集团不断扩大业务规模,占据领先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在2024年餐饮行业深度调整中,也依然呈现出稳健表现,较好地验证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优越性。
2022年-2024年,绿茶集团的收入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和38.3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25亿元和3.03亿元、3.61亿元,整体实现显著增长,增强盈利能力。
同时,结合经调整净利润率来看,2024年绿茶集团的经调整净利润率增至9.4%,达到近3年最高水平。

在这背后,绿茶集团保持较快的门店扩张节奏,门店数量由2022年的236家增至2024年465家,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达到493家,可能在规模效应下释放增量空间。
再放在行业中来看,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增速骤降,同时面临竞争激烈、成本上行,开店潮与闭店潮并存,使餐饮企业收入与利润双双承压,而且分化加剧。此时餐饮企业实现持续成长并不容易,后续也有望受益于行业强者恒强的逻辑演绎,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获取更为丰厚的收益。
另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收入计算排名第四,按餐厅数目计算排名第三,继续巩固领先的市场地位。
3、三大逻辑共驱,再构未来成长性和确定性
除了前文所述,以下几个方面也奠定了绿茶集团的未来成长性和确定性。
其一,中式休闲餐饮市场凭借更高的性价比在中式餐厅市场的所有细分市场中成长最快,正所谓“大水养大鱼”,为绿茶集团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灼识咨询报告预计,2024年-2029年休闲中式餐厅总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达9.1%,2029年将达到8261亿元,占中式餐饮市场的比例将增长至19.3%。

其二,中式休闲餐饮市场的竞争“门槛”有望逐渐提高,使绿茶集团等头部企业充分受益。
一方面,如前文所述,中国餐饮行业整体承压、分化加剧,有望将竞争力薄弱的玩家加速出清或是阻挡在外。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愈发理性,追求质价比和健康饮食,拥有较强标准化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更能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能够更好地平衡规模与效率、低价与利润,提升行业的竞争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看到,餐饮行业连锁化进程加速,并且中大型连锁餐饮品牌成为其增长主引擎。
其三,目前绿茶集团同样将发展重心放在快速扩张上,而且品牌定位稀缺且具有普适性,拥有较优的数字化和供应链基础,使其有望把握长期机遇。
根据计划,绿茶集团将在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分别开设150、200和213家新餐厅,表明其将进一步加快扩张步伐,有望在未来3年迈入千店时代。
同时,绿茶集团明确出海将是其展店的重点方向之一,继续抬升其发展天花板。
如今,绿茶集团已在中国香港拥有4家餐厅,并且据悉其香港餐厅口碑及业绩表现相当亮眼,其力争未来3年在海外再新开28家餐厅。
在品牌方面,绿茶集团是前三大休闲中式餐厅(按数量计)中唯一的休闲中式融合餐厅,融合中国地方乃至世界各地的菜式灵感和中国烹饪传统,坚实高质价比的发展路线,使菜品能够广泛流行。
在供应链方面,绿茶集团自2021年成立直接采购中心,集中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近年来增加了源头采购的占比,在保障食材品质的同时降低食材的采购成本。
这也支持绿茶集团打造出高度标准化及可复制的业务体系,为门店快速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所以综合来看,当前绿茶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动能较为充沛,后续发展仍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