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申通快递一纸公告震动物流江湖,其宣布拟以3.62亿元收购菜鸟旗下浙江丹鸟物流100%股权。
2024年,申通快递全年营收为471.69亿,菜鸟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营收约1012.72亿元。显然,这笔交易相比于两大物流巨头的整体营收体量来说并不算大,但这桩看似普通的交易背后,实际是双方聚焦核心主业的主动战略选择。公告称,本次交易有助于充分发挥双方协同效应,推动申通做大做强做优,加强推进品质快递网络的铺设和升级。同时,菜鸟战略聚焦国际物流和科技,主营业务全球供应链、跨境物流、海外本地快递、物流科技、物流园区等板块,将加速发展。
菜鸟把已经跑通的高品质快递网络整体交给盟友,自身则全力押注跨境物流与物流科技——这是一次用“减法”换取“乘法”的巧妙精算,也是一场围绕未来十年全球物流格局的深远落子。

一、全力以赴,菜鸟响应国际物流星辰大海的召唤
菜鸟此次交易的根源在于丹鸟所在的“国内自营快递”赛道,与其最新战略定位——“国际物流+科技”协同性有限。
更深一层看,这也是菜鸟基于“懂电商、懂物流”双螺旋基因做出的必然抉择:电商侧,菜鸟孵化于阿里巴巴电商生态,当前阿里海外年度活跃消费者已突破3亿。随着跨境电商和海外本地电商的迅猛发展,各平台订单呈现脉冲式爆发,对物流的弹性与确定性提出极限要求;物流侧,菜鸟十多年沉淀的数字化与产业化能力,可以在更广阔的全球网络里释放全部杠杆。
实际上,阿里集团自2024年3月撤回菜鸟IPO后,菜鸟便曾经历一系列调整,特别是在阿里近两年坚定聚焦核心业务战略背景下,国际物流和科技也已经成为菜鸟的主战场。
很显然出售丹鸟后,菜鸟也将会把资源更加密集地投向国际物流与物流科技。
为什么要“all in”海外?数据想必最有说服力。
国际电商物流是一片公认的蓝海。2024年全球电商收入规模达6.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跨境电商规模1.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成为国际贸易增长核心引擎。包裹物流市场同步扩张,2027年全球出货量预计达2560亿件。
此外,根据百谏方略(DIResearch)研究统计,全球快递物流市场规模呈现稳步扩张的态势,2024年全球快递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63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3.85万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60%。

( 来源:百谏方略[DIResearch] )
国内视角来看,当前跨境电商驱动跨境物流蓬勃发展,2024年全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到2.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国际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9.3%,中国企业建设的海外仓已超过2500个,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
眼下,中国品牌出海浪潮汹涌,全球电商高增长区域持续扩张,对适配性强、性价比高的跨境及本地物流服务的需求激增。
然而供给端却面临断层。传统国际巨头如DHL、FedEx合计市占率虽高,但其核心能力圈更适配商务件,对电商件高频、小批量、多点发散的需求响应不足。区域性物流服务商则在信息化、资金实力、关务能力上存在短板,形成了明显的“供给真空”。
“国际物流市场庞大,却远未成熟。尤其进入电商件时代,谁能率先在网络和技术上形成规模化,谁就能占据未来的主导地位”一位资深行业观察者指出,“这对于菜鸟这样的新型智慧物流企业来说是机会窗口。”
二、战略聚焦:懂电商、懂物流、懂科技的“全球化三板斧”
海外布局刻不容缓,时机窗口稍纵即逝。
通过做减法,菜鸟将资源投向国际和科技,可以说是其对“机会成本”的精确计算。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菜鸟也早已厉兵秣马,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绩。
其中,在跨境物流领域,菜鸟通过在全球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和对物流资源的整合,推出了以“5美金10日达”等多种成本、时效组合的产品,大幅提升国际快递的确定性,让中小商家实现了一杯咖啡钱运全球。
截至目前,菜鸟构建了端到端的全球智慧物流网络,在全球物流的关键节点进行了重点建设和自主运营,其跨境包裹网络触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个海外分拨中心,跨境物流仓网总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其每年处理跨境包裹总量超过15亿件,服务商家及品牌超10万个。

在全球供应链维度,菜鸟积极服务进军全球市场的品牌商家。通过布局海外仓与海外分拨中心,与海关部门开展清关系统对接,建立海外本地货运网络等基础物流能力,为跨境产业带和品牌商家提供端到端全链路的国际物流服务,菜鸟全球供应链已成为品牌进军全球市场的首选。
目前,菜鸟全球供应链已在欧洲、北美、亚太等区域的18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40个海外仓,为海量国内外品牌和商家提供全渠道、端到端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和仓配运营服务。
与此同时,菜鸟还聚焦本地深耕,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精细化的本地配送网络运营,迅速建立起高效配送体系。
如在墨西哥等国家,菜鸟自建的高效本地配送网络更是能提供覆盖全国核心城市的三日达服务,并在墨西哥城及墨西哥州核心地区实现了最快两日送达,覆盖的人口密度令人瞩目,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此前6月23日,菜鸟亦官宣全球物流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了中东海湾六国之间互发包裹的跨境物流网络,全面支持跨境和本地电商物流配送,最快3天即可送达。
眼下,传统巨头正在艰难转身适配电商,中国出海物流军团中尚未诞生绝对主宰。菜鸟凭借先发建立的全球基础设施与数智化能力,正全力冲刺,意图将先发优势淬炼为不可逾越的长期护城河。
三、双赢背后的产业演进,从“规模竞赛”到“能力分层”
从行业视角来看,此次交易将深刻搅动物流江湖,国内快递业竞争范式再度推入分水岭。
首先,于国内市场,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申通整合丹鸟后,市占率与服务能力双升,中小快递的生存空间更依赖差异化或区域深耕。
其次,行业分层也将愈发清晰。顺丰继续高举高打“时效+高端”,中通、圆通以“性价比+网络深度”卡位,极兔、百世等则下沉到“普惠件”。市场进入“分层而治”的新均衡。申通则借丹鸟切入“品质电商件”,有望以更高的服务标准争夺高价值客户,改写行业竞争格局。
最后,于国际舞台来看,菜鸟的战略聚焦将极大加速中国物流出海进程,其资源与火力将更密集地倾注于全球物流网络布局与科技攻坚。

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强调韧性和弹性的背景下,菜鸟加速建设的全球智慧物流网络,是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
从菜鸟的出海布局中,也可以看到其在建设海外本地自营快递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合资、战略投资、技术赋能、网络接入等轻资产模式,更快速地编织网络,这种模式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
可以说,在跨境电商物流这片新“掘金热土”上,菜鸟的战略是成为所有“掘金者”都离不开的“卖水人”和“修路者”,提供水电煤气般的基础设施,而将资源集中于其最具壁垒的核心能力,这些也将使其成为难以被简单复制的“硬科技”和“重资产+软实力”结合体。
一个更强大、更专注的全球化智慧物流巨头已然亮剑。
四、结语
申通接盘丹鸟,菜鸟剑指寰宇。
这笔交易背后,映射出中国物流产业竞争范式的深刻变迁:从单纯追逐单量规模,转向对技术壁垒、服务分层与全球化能力的精耕。
菜鸟在国际蓝海市场加速超车,但国内快递基本盘并未远离,而是以更轻盈的方式参与。申通则凭借此次能力嫁接,有望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品质领先的关键一跃。
当中国快递军团告别草莽增长,菜鸟的减法阳谋与申通的加法跃迁,正共同写下了物流产业从“量”的厮杀迈向“质”的竞合的新序章。